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洛阳:痛失“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

      |      2024-05-16 12:52:48

  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洛阳:痛失“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洛阳:在失去“中西部第一非省会城市”称号后,2022年对于洛阳来说将是值得铭记的一年。洛阳2022年GDP预测为5675.2亿元,被榆林6543.6亿元和襄阳5827.8亿元超越,失去“中部地区非省会第一”的地位。世界的预测。西域”,他担任多年。

  如果仔细审视洛阳这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初衷并不是要与榆林、襄阳竞争——长期以来,洛阳的自我认知和定位是“一个可以与省级城市竞争的地级市”。城市。省会城市” ”。手册中,《洛阳市情》是专门为洛阳市领导了解洛阳市及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长沙六大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概况而设计的。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比较。

  事实上,洛阳有信心参加这样的比赛。 1978年至1990年间,洛阳的GDP不仅超过了南昌,还超过了合肥。 2000年至2009年,洛阳与合肥互相追逐,10年中有9年洛阳领先。

  但从2009年开始,洛阳就被合肥赶超,至今其经济总量还不到合肥的一半。从那时起,洛阳也开始宣传“中西部第一非省会城市”的称号。

  去年年底,洛阳市委政研局发表了一篇引发热议的文章,反思优势企业离开洛阳落户常州的过程。从外部来看,洛阳意识到变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洛阳市发布的重要文件中,“重振洛阳辉煌”的表述越来越多。这是包括洛阳在内的所有老工业城市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至2022年,洛阳GDP增速分别为3%、4.8%、3.5%,在中西部城市中并不突出。 2021年,榆林GDP增速为7.9%,襄阳GDP增速将达到14.7%。两市GDP分别为5435.2亿元和5309.4亿元,与洛阳的5447.1亿元非常接近。

  到2022年一季度,洛阳GDP将被榆林超越。它无法在随后的几个季度缩小差距,不得不放弃“中西部第一座非省级国会大厦”的称号。襄阳和洛阳之间的竞争相对更加激烈。 2022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两市经济总量始终呈现小幅差异。直到四季度末,襄阳的GDP才赶上了洛阳。

  对于洛阳来说,这个结果太难以接受了。毕竟,在谈论洛阳过去的发展时,无论是洛阳当地人、研究工业经济的学者,还是洛阳官员,都会用“辉煌”二字。工业的繁荣曾经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注脚。

  张继,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洛阳。小时候,洛阳就是一座标准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城市景观主要是熙熙攘攘的工厂、倾斜的屋顶和红砖墙。苏联风格的建筑。

  洛阳的工业基础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3年,党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规划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建设第一个拖拉机工厂,并决定建厂地点在河南。当时的郑州、洛阳、偃师、新安、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都在考虑之列。最终,地处中原腹地、资源丰富、有助于备战的洛阳取得了胜利。

  1958年,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在洛阳诞生,轰动全国。一拖成立至1964年,拖拉机年产量6-8000台。到1970年代初,一拖已年产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1.5万台,全国70%以上的机械化农业任务由东方红拖拉机承担。

  除第一牵引外,“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10个位于河南,其中洛阳代表7个项目,包括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轴承厂等。随着具有“共和国长子”地位的企业的建立,原本工业基础薄弱的洛阳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因此,全国各地的工业移民纷纷涌向洛阳。 1953年拖拉机厂成立时,仅有314名员工。 1957年,职工人数达到9748人。洛阳第一档案馆统计显示,1964年人口普查时,洛阳城市人口超过32万,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四倍。河南大学副教授丁一平在《“一五”、“二五”期间洛阳工业移民与人口地缘构成》中提到,当时洛阳的工业移民来自上海、江浙、辽宁、河北、山东、广东等地。 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又一批军工企业落户洛阳,为洛阳带来了更多高素质工业人才。

  当时洛阳的工业项目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涧西地区,那里的人几乎只讲普通话。为了支持商业基础薄弱的涧西区,洛阳动员上海、广州等地的客商来到洛阳,建设了广州市场和上海市场。在张霁的记忆中,上海市场是洛阳最时尚的地方。他在上海市场上总能看到涧西人穿着洛阳大厂的工作服。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服和所代表的大工厂的地位感到自豪。20世纪80年代末,国有企业仍具有很大优势,企业刚刚兴起,市场经济正在松动。依托洛阳的资源基础,开始发展煤炭、电力、铝、有色金属等工业,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局长魏斌表示,20世纪80年代是洛阳最辉煌的时期,工业在河南独一无二。这是洛阳的黄金时代。

  展开对比洛阳与中部六省会城市历年经济总量的折线图,看似差距只是近十年来加大,但问题以前就出现过。 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代初,上海市场的热闹景象逐渐消失。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建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转型,国有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转型,洛阳以往的优势,逐渐变成了劣势。

  魏斌还指出,洛阳的国有企业进入了困难时期,当时洛阳的企业大多支持大工厂的企业。因此,如果大企业出现问题,小企业也将无法生存。洛阳经济发展遇到阻碍,乐观气氛逐渐消散。

  “一五”以来,洛阳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重工业保持绝对优势。据张霁统计,除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外,洛阳第二产业中重工业的比重均跌至70%以下。此前,这一比例长期保持在80%以上。 2000年以后,重工业比重持续提高。

  直到现在,重工业在洛阳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重。据近期公布的《洛阳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洛阳市重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9.45%。

  张霁认为,重工业占比高,体现了洛阳在装备制造方面的制造业集群优势。但另一方面,重工业能源消耗高、产能严重过剩、环境压力大,制约了洛阳高质量发展,未来仍将如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面临严峻挑战。他还指出,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运行周期和市场规则不同。轻重工业的明智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周期。但洛阳重工业比重较大,产业周期同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会较弱。

  据张骥统计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除了重工业比重较高外,2020年洛阳制造业国有及控股企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洛阳市国有及控股企业利润总额比例(14.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43%)。与此同时,洛阳市国有及控股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38.87%)和管理成本(41.4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43%、24.82%)。这说明洛阳市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低于全国同类企业。

  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也形成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惯性。加之矿产资源丰富,洛阳工业经济对重工业的依赖进一步加强。

  林文琪是清华同衡设计规划院总设计师、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商业角度来看,当市场相对成熟的时候,企业走过去的路还是可以盈利的。他们拒绝投资转换,“除非造成金钱损失”。

  洛阳市主营业务收入十大制造业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开发)投入强度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张骥说:“由于洛阳科研院所较多,研发投入也纳入统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过少的问题。研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与重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思想和意识也被超越时间地保存下来,从而阻碍了洛阳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魏斌坦言,过去一段时间,洛阳企业还停留在规划思维,缺乏市场意识。 “比如一拖,有一拖有完整的卡车牌照,但没有抓住汽车行业的机会。很多洛阳人都说洛阳永远有汽车梦。但我们就是错过了这个发展机会,这个机会就没有了。” ,并且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林文奇认为,产业发展需要试错的空间,基础技术必须通过试错来发展。试错给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帮助企业变革创新,同时消除某些业务的流失。

  “但老工业基地却不敢轻易犯错,因为面临着员工负担、绩效考核等多重压力,管理者只能保守管理,谨慎创新,求稳避乱,大多数都是跟风。” “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案例,我们稍后再做,但那时就太晚了。其他人有先发优势,已经抓住了机会,占领了市场份额。现在很难打败他们了。”林文奇说,不仅是洛阳,大部分老工业城市在转型中都面临着这样的困难。

  张霁表示,如今,虽然合肥等经济总量一度落后于洛阳的城市正在发展芯片、新能源载体等高附加值产业,但洛阳的产业仍与几十年前一样,使得难的。设备和轴承。 、耐火材料制造等传统产业乃至夕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洛阳错过了所有产业升级的‘窗口’,没有产业交流,产业不断老化,哪有发展机会?”

  从涧西区老厂房过洛河,向东南行驶30多公里。 50分钟即可从洛阳工业发展的“前世”走到“今生”。宜宾区正在建设新能源电池制造基地,由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投资建设。这是洛阳现在高度重视的一个大工程,也是发展“奥特莱斯”产业的一次重要尝试。

  近两年,洛阳经济发展逐渐放缓后,洛阳多次提到的重点任务是产业发展,“把产业、产业创新放在‘窗口’”。河南省委、洛阳市委蒋凌表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窗口’不断出现,我们要重点抓住深圳这样的城市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合肥这样的城市能够后来居上,就在于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窗口’。”

  洛阳确定了新能源电池、飞机装备、光电器件、智能农机等10个重点发展的“输出型”产业集群。洛阳市发改委城市发展处处长刘维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洛阳正在重点抓好10个左右“风口”产业集群的大项目,“项目为王”。

  宁德时代投资建设的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是一项耗资数百亿元的重大工程。该项目分为两期。一期占地1700公顷,投资140亿元。预计3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两期总面积3400公顷。总投资280亿元。洛阳将围绕项目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预计2025年,项目投产后,产业总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万人,配套产业超过2万人。

  在百亿项目中,中石化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也受到洛阳市的特别关注。该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78亿元,计划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可增加排放值200亿。元,每年增加税收18亿元。洛阳市抓住机遇,加快建设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洛阳市2022年发布的《洛阳市生产力布局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GDP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魏斌表示,百万吨乙烯、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投产后,将加快洛阳万亿级先进生产基地建设。

  除了组织“风口”产业集群、聚焦大项目外,洛阳还推动制造业“三大转型”,即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转型不仅要解决传统产业的生存问题,还要解决后期发展的问题,将传统产业转变为先进制造业。”魏斌说。

  谈及近年来经济发展停滞,洛阳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邹雷表示,这两年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与此同时,洛阳市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动力转型时期。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够强劲,新的热点产业蓄势待发、加快建设。 “不久的将来,洛阳工业必将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区域科学专家,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曾多次到洛阳考察。几年前的研究。他说《中国新闻周刊》,大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仍然非常丰富,龙头城市比如上海。他们继续竭尽全力吸引投资。当前形势下,洛阳作为中西部城市,必须迎头赶上,开辟新路径,打造新业态,发展新经济。

  张霁认为,宁德时代投资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基地应该能够吸引下游产业带动洛阳的产业发展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 “新能源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如果洛阳只有中间交通的新能源电池,没有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作用可能比较有限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如果洛阳缺少机会,应该更加努力。

  从今年开始,电池产能过剩现象逐渐显现。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一汽集团首席执行官邱显东表示,目前电池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如果这些电池产能确实实现,则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张学良还认为,如果当地投资项目在三到五年内投产,产值将出现严重过剩。 “这种投资看到的是规模,但不一定看到效益。”

  对于百万吨乙烯项目,专家认为,该项目投产后必将为洛阳GDP增长做出贡献,但推动洛阳打造先进材料制造产业基地还需做更多工作。毕竟,在化工产业链中,越靠近上游,附加值越低,越靠近下游,附加值越高。但洛阳化工始终处于产业链最前端,实现行业整体转型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某种方式。十年来,合肥凭借成本优势和开放市场,引进京东方、蔚来等企业,精准抓住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载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 。近年来,也成为洛阳市。学习目标。

  在林文奇看来,合肥的发展不可复制,但合肥的一些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其中很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根据政府的研究能力确定产业方向,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国有资本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和开发产业项目,然后投资。在下一个行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最终达到良性循环。

  林文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产业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产业规划,诊断现有产业基础,探索关键问题,研究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促进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的整合,管理资源集聚,管理效益企业实施,或者项目和产业集聚形成,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快速有力发展。

  “但是,现在的产业规划很多地方都是假的产业规划,都是根据当前的热点政策制定的。”林文奇表示,很多地方都会存在产业规划与当地情况不匹配的情况——地方政府在确定产业发展路径时,产业规划定位不精准,会导致规划目标与当地经济环境或地区不相适应,领先于经济或落后于经济;另一方面,一些产业规划功能性不强,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认识不够。 ,缺乏科学准确的判断,设计思路和布局难以实施,应用时针对性不强。当然,背后也有“政绩冲动”、利益导向、管控不善等原因。

  “在产业政策层面,我们既要坚定立场,发展好现有产业,又要创新,利用市场的力量,发展一些特色、创新型企业,成为产业链上的单项冠军。”张学良表示,这样的生意在洛阳也不是不可能。努力将这些企业打造成连锁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带动产业发展。

  洛阳其实有很好的科技创新基础。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孟振强表示,“一五”以来,洛阳先后成立了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所。 。材料研究所、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其中许多后来转变为重点实验室。

  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2021年末,洛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903家。在洛阳的学习目的地合肥,2021年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就突破1200家,总数达到4578家。洛阳的专利还不够多。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奚胜阳曾总结,2021年底,郑州人口仅为洛阳的1.76倍,但郑州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总量却是洛阳的4倍。

  “为什么洛阳的科技资源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因为科技资源必须通过资助科技来激发活力。”张霁认为,科技金融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灵魂,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催化剂和作用。虽然加速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洛阳的科技经费在体制机制上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合肥探索了多种科技资助模式,林文奇认为其他城市可以借鉴。具体来说,以投资为引领,以投资工具引入产业,设立市场化产业基金,服务战略产业招商引资。依托合肥实业、合肥兴泰、合肥建设三大主要投资平台。与中信、招商局等投资机构合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项目孵化等方式促进相关产业集聚,从而推动区域结构转型。同时,产业投资也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沿着产业链方向选择投资项目。

  张霁进一步指出,洛阳市政府的技术创新体系应该包括审批和免责机制。 “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反复探索的过程,因此失败的风险很高。如果没有容错机制,受影响的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麻烦。”由于对需要采取的行动的恐惧,科学、技术和金融政策很难有效实施。”他认为,洛阳如能科学制定适应科技资助政策特点的尽职免责专项机制,着力解决科技领域“节约投资、谨慎投资”的现象。只有这样,洛阳的科技创新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激发。

  今年以来,洛阳、榆林、襄阳三地经济发展竞争仍保持胶着状态。一季度,榆林、洛阳、襄阳GDP分别为1546.17亿元、1441.5亿元、1224.25亿元,洛阳升至第二位。从经济增速来看,洛阳也以4.2%位列第二,榆林和襄阳紧随其后,分别以4.1%和5.9%的增速。到了年底,谁来填补“中西部首个非省会城市”的位置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