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果体育-夏日医疗体验系列暴雨里120车上急救医师的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7月21日,申城暴雨。沉闷的雷声伴着豆大的雨点笼罩在城市上空,车行道变得缓慢而拥挤。急救医师孙友提紧握指挥调度终端设备,向患者家属一次又一次拨打电话。“没人接,我们还是要尽量能联系上,提前确认患者的病情症状,最快时间予以施救。”
5分钟前,他与驾驶员、随车从水帘似的屋檐下手提着近10公斤的急救包、心电监护仪冲上120急救车。机动室是他们午间稍作休憩的场所,简单吃完午餐,工单的提示音便响了起来。
这是一群真正直面“生命、死亡与时间”这3组词汇紧张联系的人。雨中的温度算不得高,急救车内有空调,但身着工作服外加荧光黄防雨外套的孙友提鬓间仍不断淌下汗珠。
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进入炎夏,这就是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白衣战士的工作日常。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调度室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坐上急救车,聆听他们讲述生命的意义。
一直回拨不畅的电话,来自患者吴先生的女儿。车疾驰至养老院时,头发已花白的她等在了门口,“不好意思哦,这里信号不好,我收不到消息。”吴先生今年91岁高龄,前一日发热、呕吐,“脸上黄黄的,之前有过胆结石和癫痫,所以比较担心。”在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她希望就近送至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就诊。
推着担架车到病房,为患者测量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同时开通静脉通路、打留置针。三人齐力平稳地将吴先生平移抬上担架车,同时嘱咐女儿带上生活用品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换洗衣物与医保卡。“现在急救车上有医保直接结算功能,直接刷卡打印,不用后续再跑一次报销了。”孙友提向吴先生的女儿耐心解释道。
“阿姨,你先上车,当心一点!”回到车上时,顾不得自己拉起防雨的帽子,大家举着手臂挡在吴先生脸部上方。“下雨天容易淋湿,短短一小段路也不方便撑伞。”他有些感慨,“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比较深,像这样两辈人都是老年人的家庭不在少数,所以除了时刻注意患者的情况,有余力时也给家属搭把手。”
安静的车内一时间没有人说话,在尽力避开车流时,驾驶员又快又稳地将患者送达目的地。这是孙友提普通的一天,10余年生死时速的工作中,他遇见过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闭环转运;3年来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每个春节他都在岗位上度过,严酷的冬夏,是市民最迫切需求救助的高峰,也是对急救人提出的挑战。“进入高温之后,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病症、不明发热、高龄瘫痪在床的患者比较多。”他还记得,近40度的高温,推开患者屋子的一股热浪,“老年人舍不得开空调,中暑的病患也不少。”负重爬六七层的楼、心肺复苏后的虚脱、高温车祸现场第一时间将伤员抬离地表避免二次受伤……一点一滴的画面都记在他心头。
调岗到市急救中心之前,孙友提在南区455分站工作了许多年。12小时翻班忙时,根本顾不得吃饭。“不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时穿着工作服堂食会引起市民的误解投诉,我们尽量找人少的、能打包的。”但跑得久了,不乏温暖和感动涌上心头:那些突然90度的鞠躬、提前备好饭菜的小店老板、一句轻声的“谢谢”……“没有想过中途退出,能被市民们需要,就是这份职业沉甸甸的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回到市医疗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大厅,此起彼伏的电线急救车警报声宛如织成一张生命守护网,大屏上实时更新的数据、车辆信息一目了然,“数字急救”正在改变以往的大众印象——从运输工具,到承担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市医疗急救中心通信部副部长邵赟介绍,截至当日14时35分,中心接到来电数4859次、出车数2080次,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1分49秒,在极端暴雨天气、路况受到极大影响时,仍保证在“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2分钟”的标准之内。
盛佳丽是其中一位调度员。接起电话后,她快速敲下患者家属报出的地址,同时在屏幕上的地图中精准定位。“和您确认一下,武定路某某号是吗?联系人就是拨打的手机号,要送往华山医院。”
受理定位后,调度系统立即显示患者定位附近的急救车辆,盛佳丽快速向距离最近的急救车发出出车指令。地图上,红色和绿色车标分别为工作中与待命中,车牌号、站点名称、“任”、“挂”、“结”等小标注都直观地帮助调度员在第一时间准确派单。
“就像开车一样,时间越久反而越怕,一直怀着敬畏之心。”2009年,盛佳丽进入市医疗急救中心工作,“做到老、学到老,尤其得细致。我们填错一个字、一个数字,可能背后耽误的就是一条人命。”2021年10月,中心为120余名调度员进行了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培训,通过常见急救病例处理预案的学习,让调度员在派出急救车的同时,可通过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电话指导患者家属或呼救者进行自救、互救,填补车辆到达现场前的空窗期,提高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2天前,盛佳丽就为一名在某酒店昏倒的男性患者成功指导了院前急救。“请您听好,让患者保持后仰的姿势,打开气道,移开他头部下方的所有物品。”她用清晰沉着的语气不断给予提问和帮助,“请确认患者的呼吸状态,观察他的胸口起伏,每一次起伏就数一个数,我和您一起数。1、2、3……”最终,急救车抵达,患者转危为安。
这个7月,伴着炎夏一同到来的,还有来自全国32家医学院校的71名院前急救医师和急救调度员,一批新鲜力量加入市急救中心,扛起性命相托的责任。“用风雨无阻的勇气,和踏实专业的素养,我们希望每一通电话、每一次出车,都能帮助患者再次点亮生命的色彩。”中心主任张志锋说。